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兴旺国际投资,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导读:
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这对于2025年的阳光电源,的确如此。
一面是某卖方2024年大呼:2025年全球大储毛利率将大跌三成以上,似乎一语成谶。而宁德时代、比亚迪低价风暴袭来,狂卷海外大储价格,使得这一预测,仍然显得“比较保守”。
另一面是,国内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新价格的狂跌不止,极致内卷。
而阳光电源贡献海外市场近半壁江山的美国市场,如今,壁垒已至,关税大棒,如火如荼。
如若如此,这几乎等同于要了阳光这位少数穿越周期的光储骄子的老命了。
4月1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集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20余家储能领域的头部企业高管,召开了一次闭门自律会议。据传,这次会议初步生意了逆变器和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储能行业也处于内卷过度并外溢的可能,如果不能及时踩刹车,可以想象将重复光伏组件的老路。
01
中国逆变器
美国对等关税的警钟
美国对等关税是否真正执行,已经显得不重要。而敲响中国逆变器和储能市场的警钟,才是尤为需要关切的事。
国内出口关税税率增加34%,我们测算本次加征后国内出口各环节税率为:1)动力电池:基础关税3.4%+此前的附加关税45%+本次加征34%,合计82.4%;2)储能电池/系统:64.9%(预计26年为82.4%);3)锂电材料:基础关税+附加关税45%+此次加征的34%,合计80%-84.8%;4)逆变器:基础关税2.5%+附加关税45%+本次加征的34%,合计81.5%。海外可能成为国内企业转口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本次加征幅度为:欧盟20%、泰国36%、越南46%、印尼32%、韩国25%、马来西亚20%。考虑到美国4月5日开始执行基础关税10%,剩余关税跟踪各国谈判情况于4月9日前确定,我们判断加税对新能源行业影响或较快显现。(华泰证券研究所)
虽然当前美国对等关税暂停90天(对东南亚等地),但东南亚对美国长期处于大幅贸易顺差,关税加征为长期大概率事件。此外,针对中国及海外产能光储产品的持续强化贸易壁垒也是潜在不利因素。难怪有人说,这次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堪称是对中国光伏海外内产能的定点打击!
当前,中国光储产品出口美国基本顺畅,阳光电源的光储产品出口美国更是占到了其全部业务高达15%!如果是测算光储逆变器企业,则占比高达四分之一,如果仅仅考虑海外业务,占比近半!
故而,美国市场的营收和利润,对阳光电源而言,意义非凡兴旺国际投资,不容有失。
然而,美国市场的业务有一天算一天,未来的关税大棒是大概率事件。
逆变器企业当前绝大部分产能集中于国内,少量布局于东南亚和印度等地。一旦贸易大棒高抬,打击不可谓不大。
此外,美国本土两大逆变器企业主要业务是户用和分布式,对于大型逆变器优质企业尚还缺乏。但是超额利润和战略高地(当年打击华为逆变器)也导致其未来可能重视。目前全球比较大的大型逆变器企业如SMA的日子依然不好过,是否会推动欧美对逆变器的管制呢?
不过逆变器属于轻资产,不像重资产的主材行业,在海外投建产能也更容易一些。
02
阳光电源
美国市场铸就辉煌
美国市场储能毛利率高居全球之首。
而阳光电源在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业务营收占比高达15%,据称,美国业务毛利率高达40%以上,远高于国内的20%多,贡献大额利润。
美国市场的辉煌,这也许是,阳光电源能够在这一轮光储行情中穿越周期的原因之一。
阳光电源美国德州260MW/260MWh储能项目
即使不考虑到贸易壁垒加税问题,单纯考虑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美国或者全球储能市场,就已经对阳光的蛋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作为光储先发者,这位吃螃蟹的光储骄子,必然面临更为激烈且强悍的竞争。
03
海内外储能的极致内卷
2025年1月19日,宁德时代高调宣布其单独拿下全球最大储能项目(19GWH)——阿联酋RTC项目。远远超过了此前阳光电源的7.8GWH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此后宁德时代更是拿下澳大利亚长时储能大单 24GWH!
比亚迪也是接连斩获巨单:沙特12.5GWH大储项目以及波兰1.6GWH工商储项目兴旺国际投资,实现了超级储能大单和欧洲市场的大突破!
两者具备的相同情况是:超级低价!锂电卷王下海,大有寸草不生之感!
而国内储能也不轻松,储能系统集成价格持续暴跌。
依据GGII发布的《高工储能行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
3月中标项目包括29个储能EPC项目,10个储能系统采购项目。价格方面,储能EPC项目的中标单价区间在0.566元/Wh到1.433元/Wh之间,均价为1.027元/Wh;储能系统采购的中标单价区间在0.368元/Wh到1.050元/Wh之间,均价为0.463元/Wh,较上月下降21%。中标最低价来自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直流侧储能系统采购项目,山东电工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报价0.368元/Wh。
由此可见,海内外光储价格都正在展开极致内卷,外加贸易关税政策,高毛利率的海内外大储项目都迎来了大拐点,毛利率回归甚至非理性归回已成必然。
04
扩张海外
高额毛利如何维持
2023年,阳光电源海外毛利率高达42%,这么离谱的毛利率水平,能够长期维持吗?显然是不能够的!
如今,阳光电源自然知道面临的贸易壁垒的问题和挑战,而其也在去年抛出了海外GDR项目,计划募资 48.78 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入海内外储能产能扩产:
该海外项目将通过新建厂房,新增生产、检验检测等设备构建年产50GW逆变设备、15GWh储能产品的生产体系,其中一期项目规划25GW逆变设备、5GWh储能产品产能,二期项目规划25GW逆变设备、10GWh储能产品产能。
而地点据知情人士推测,大概率为欧洲等地。
在海外建设产能固然可以规避海外市场的壁垒,但成本和投资额都比国内要大的多,是否还能保持像往常那样的高额利润值得关注。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毛利率高达37.47%!
04
储能兄弟阋于墙
急需行业自律
户用逆变器龙头企业锦浪科技于2月8日公告,拟再融资约17亿,大举进军地面逆变器市场和工商业储能市场!并投入重金研发大储!
而锦浪科技的动作,并不是孤立的,许多户用逆变器企业都开始觊觎大型逆变器市场的蛋糕,也包括大储市场,如固德威等等。
德业股份也于近期高调宣布大举布局工商业储能市场,而这家发迹于海外户储的逆变器龙头企业,未来逐步向上,成为了必然选择,必将推动全球工商储甚至大储的更大竞争。
计划投资建设年产16GWh工商储生产线项目,分两期投入,一期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不少于8.95亿元,二期固定资产投资预计不少于12.32亿元。
过去,逆变器企业虽然众多,但各玩各的(不同细分产品和市场),但如今,随着内卷加剧,互相渗透已经成为必然方向。可以预见,未来的逆变器竞争将逐步转为更加激烈。
更为可怕的是正泰新能董事长陆川,曾高调发声:现在逆变器企业过得还滋润,是因为海外企业给我们树立了价格标杆。如果海外企业都被我们卷死,逆变器就可能步入光伏组件的后尘。
海外逆变器企业如今已被中国逆变器企业卷到裤衩都不剩了:
欧美传统逆变器巨头Enphase Energy:凭借微型逆变器光储业务全年勉强盈利,但利润同比暴跌 90%;SolarEdge则巨亏 18.1 亿美元,成行业 “亏损王”;SMA公布了2024年未经审计的业绩数据,营收15.3亿欧元,同比去年下滑20%;2024年EBITDA亏损1600万欧元,息税前利润亏损9310万欧元。而SMA2024年中报显示,净资产为 11.8 亿美元(约合 10.8 亿欧元),相当于亏掉十分之一的净资产。小型逆变器份额大幅下滑,EBIT亏损高达3亿欧元,相当于净资产的30%,令人咋舌。
看起来,海外的价格标杆,就要被我们击碎了。于是乎,兄弟阋于墙的故事,也将上演了。
04
储能自律能否改变内卷
4月15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集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20余家储能领域的头部企业高管,召开了一次闭门自律会议,分别是:阳光电源、华为、中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固德威、古瑞瓦特、锦浪科技、上能电气、正泰、特变电工、禾迈、禾望、德业、言首航新能源昱能科技、远景等企业。
参会阵容还是非常齐备的。去年早些时候,阳光电源曹仁贤也警告逆变器(储能)行业也需要自律。正泰新能董事长更是高能警告逆变器(储能)行业也可能步光伏组件的后尘。
据传,这次会议初步生意了逆变器和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储能行业也处于内卷过度并外溢的可能,如果不能及时踩刹车,可以想象将重复光伏组件的老路。
从光伏主材自律来看兴旺国际投资,有一定效果,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内卷问题。储能自律能否改变储能行业正在发生的过度内卷态势呢?
富明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